loading
展览设计
展览
UCCA Lab
永庆坊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永庆坊 × UCCA Lab 非遗华南首展展厅

项目背景 UCCA Lab非遗华南首展 “有中生有:西关故事新编” 于9月25号在广州永庆坊街道吉祥坊3号西关大屋内开幕, PILLS受邀担展览的空间及展陈设计。展览的场地位于广州首个非遗街区永庆坊的一栋历史建筑内。永庆坊坐落于最具广州都市人文底蕴的老西关,依广州“最美骑楼街”恩宁路而建,展览所处的街区内集结了包括广彩、广绣、珐琅、牙雕、醒狮、古琴等非遗文化项目,其独特的西关建筑形式代表了最典型的老广州文化风貌。 展览主题“有中生有”试图呼应永庆坊非遗街区的文化质感,促进当代艺术与非遗文化相互对话。此次UCCA Lab联手何为、崔小清和Noise Temple 三位(组)中国当代艺术家,以涉及装置、新媒体以及声音艺术等多领域的艺术表现形式,尝试探索非遗与当下及未来语境的关系。我们试图用空间的语言去诠释展览主题“有中生有”的概念。有中生有,意味着新旧的传承和发展。设计基于传统建筑西关大屋,向内生长迸发出全新的空间活力,承接记忆,探索未来。从形式、空间、设计理念,我们都在尝试回应这一种传承,串联艺术家与非遗记忆,搭建当代艺术与传统技艺之间的桥梁。 有中生有:新出于旧 在建筑的改造策略方面,展览场地是一栋位于街巷尽头的西关历史建筑,地理位置较偏,建筑入口形象不鲜明,处于游客的视线盲区。我们在一层和二层的序厅引入片墙的形式语言,来源于广州传统建筑的红色与绿色凝化为空间的体块冲出旧有建筑形体,将一种新与旧的冲撞昭示观众,在引导观众进入展厅的同时激活了原有的街区印象。 在色彩和符号的应用方面,我们希望在展现当代艺术氛围的同时传承和展现当地建筑的传统与记忆。我们选取了来源于传统西关建筑的红色和绿色为主色调,保留了原有建筑的传统花窗和地面,在二层还原了场地内曾经共同的空间记忆——金声电影院。复古的老式台灯,老旧的电影院座椅、复古电视机的色彩、九 项非遗记忆的影像,在保留原有建筑美学的同时,重塑了当地空间的记忆和符号,将观众带回承载着好几代西关人美好记忆与时光的场景。 有中生有:上下/新旧对应 展览场地传统的西关建筑室内空间狭小,我们面临将传统民居建筑转化为展示空间的诸多矛盾与挑战。虽然场地室内划分狭小但是空间上下对应,结构清晰。利用这一特点,项目概念基于非遗记忆新与旧的时间线索在空间上的对应而构建。 我们在设计策略上将整个展厅拆分为三组上下对应的空间形式,分别灵活应对不同的设计需求。一层展现未来,二层呈现过去,一层呈现三位(组)艺术家通过当代艺术语言赋予和诠释三种非遗技艺的新生;在二层的相同位置我们分别呈现三组当代艺术作品背后非遗技艺的实体。过去与未来相互观照,建筑的剖切面即是非遗时光的纵切面。 艺术家组合Noise Temple根据民间非遗技艺广东醒狮所创作的音画交互装置为观众提供了沉浸式的观看体验。在二层相对应的位置,我们邀请广东醒狮传承人赵伟斌编制了一个巨型醒狮狮头以填充整个展厅,观众被邀请进入狮头内部,以全新的空间感知尺度沉浸式地体验醒狮扎作艺术,观看狮头内部用竹条编制而成的结构美学。我们在狮头结构上打开一个门洞,邀请观众走进狮头,互动体验狮头内部精巧的机关,观看者的身份便转换为了唤醒这只广东神兽的舞狮人。 艺术家崔小清根据榄雕《核舟记》创作的剪纸作品层层环绕悬挂在穹顶下,将榄雕微小空间容纳广阔天地的精神内核延展到整个展厅。在二层与之对应的空间,我们通过一个在形式上和空间上相对应的圆形声音装置,邀请观众通过三段不同时代广州城的声音记忆走近非遗榄雕。一层艺术家的剪纸内容从核舟记到外太空,二层则从现代走向古代,观众沿着弯曲的回廊走进属于广州的城市声音,回到核舟记的城市记忆。 艺术家何为的作品《幕》通过“垂幕”式空间装置结合动态投影的形式,用一面薄纱斜向贯穿房间,装饰性极强的空间氛围展现了广州珐琅的飘渺和美好的空虚感,引发观众对非遗现状的思考。在二层相同的空间方位,我们用石膏复刻的珐琅瓶和精美的广州珐琅瓶一起砌成一堵珐琅斜墙,展现了珐琅瓶不同剖面形态,形成两者之间无声的对话。 场地中庭艺术家黄锦的声音装置《打谱实验》灵感来源于中国古琴,通过朴素极简的纯物理结构造声,以狭长深纵的中心庭院作为天然的传声空间,将古琴的气与韵转化为一场当代对古典的“打谱实验”。 有中生有:小中见大 如何在一个房间的尺度,展陈极小尺度的非遗物件是我们面临的设计难点,即如何将一个榄雕、一个醒狮狮头和一个珐琅瓶延展到一个房间的尺度。 在榄雕展厅,我们用一个漩涡形的声音装置邀请观众沿着弯曲的声音回廊进入空间,榄雕《核舟记》的实体在最后揭示,以“一”的形态揽括万物,将观众的感知从整个房间的尺度逐渐凝聚到小小的榄核之中。在广东醒狮的展厅,传统的醒狮展示的是狮头外部的精美工艺,我们在二层展示了一个房间大小可进入观看和互动的醒狮狮头,在沿用一层作品沉浸式空间结构和感知方式的同时,以崭新的空间视角、感官体验和空间尺度展示狮头内部复杂的结构和精巧的机关,重新解读非遗文化的精神内核。在广州珐琅展厅,我们以30个珐琅瓶展品为原型与石膏复刻的珐琅瓶共同组成一堵珐琅斜墙,被不同程度剖切的石膏瓶与 30 个精心雕琢的珐琅彩瓶共同构筑了一面灵动的现代景象,试图打破人们对非遗固化的感知和印象。 项目综述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三种空间策略,我们将当代展览空间编织进具有深厚文化色彩的传统西关建筑内,将狭小有限的室内空间组织为展览的叙事线索,让场地的回忆和空间符号冲出建筑呈现在观众面前。三组一一对应的当代艺术作品和传统非遗技艺,串联起艺术家与非遗传承人,对非遗物件的全新演绎,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可能性和想象力,新与旧的交织诠释了展览有中生有的精神内核,搭建了当代艺术与传统技艺之间的桥梁。

项目信息 项目类型:展陈设计 指导单位:中共广州市荔湾区委宣传部 委托方:UCCA Lab 品牌方:永庆坊 设计时间:2021年8月 参展艺术家:何为、崔小清、Noise Temple (黄锦、Mian) 参展非遗传承人:广州饼印:余兆基。象牙雕刻:张民辉。广绣:李敏、王新元。广东醒狮:赵伟斌。岭南古琴:谢东笑。广州珐琅:杨志峰。广州萧笛:郭大强。广州榄雕:曾昭鸿。广彩:陈文敏、谭广辉、翟惠玲。 展陈空间设计及装置(二楼部分)设计:PILLS 主持设计师:王子耕 UCCA Lab团队: 艺术总监:尤洋 项目监制:朱玮琦、吴奕萱 项目统筹:吴颜如 策展团队:刘雪丽、吴颜如、张丽婷、程婧 项目协调:张杨、张景晖 项目支持:孔令伟、吴丹、房小然、Jaime Chu、王可  施工团队:广州市齐工科技有限公司  特别致谢:广州万科企业有限公司万科南方区域商业事业部 徐好好、周梓璇、谭广辉、谢东笑、赵伟斌、曾昭鸿 设计团队:陈滢潇、张少敏、周天、陆洋、汪曼颖

© Pills Architects, inc.

power by stoyard

loading